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艺术

“伪金句”为何爱傍名人?莫言在线打假:为放弃自己著作权的作者感到惋惜!

2022-07-14 18:12:31  来源:光明日报
“伪金句”为何爱傍名人?莫言在线打假:为放弃自己著作权的作者感到惋惜!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很简单,可能就是为了提高一下流传度,蹭一下名人的流量,为书籍出版、账号营销添一把柴。

7月11日,莫言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文在线打假,称网上很多“莫言作品”都不是他本人写的,但他钦佩这些冒名作者的才华,也为这些作者放弃自己的著作权而感到惋惜。

莫言不是第一个“受害人”,也未必是最严重的。鲁迅、张爱玲、杨绛、金庸、村上春树,每一位都是“伪金句”傍身。2017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建立的“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正式上线,被戏称为“鲁迅说过的话”检索系统。仔细看看,这些网上流传的句子大多是一些简单的道理,或是一些人生的体会,或者干脆就是一些心灵鸡汤。

但是,为什么它们要傍上名人?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很简单,可能就是为了提高一下流传度,蹭一下名人的流量,为书籍出版、账号营销添一把柴。不过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说,为什么这类金句名言格外有市场?这可能和读者盲目崇拜权威的心理有关。

识别这些伪金句有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那些圆润的、灵巧的、甜腻的,大多不是真的。比如这句“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就是一句挂名汪曾祺的金句。为什么这种句子不真?说得宏观些,就是因为真正的智慧与感悟大多朴素而粗粝,是从真实生活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玩弄文字堆砌起来的。

如果人们更好地理解了生活的意义,理解了智慧的源头,有了独自解答人生的勇气,或许也就不再那么依傍“高人指点”。那些假冒的“名人金句”,也就自动散场了。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