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非遗与旅游的连接 激发传统手工艺人的创新热情

2022-11-08 10:56:00  来源:环球网
      作为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不仅有玉雕、石雕、泥塑、面塑、刺绣、剪纸等众多传统手工艺,还有享誉国内外的各类香包。香包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徐州香包中最有名的马庄香包,以元宝形、蝴蝶式、花瓶型、人物娃娃等造型而出彩,讲究色彩对比、用料搭配,具有收藏和装饰价值。其传统主题纹样大多取自中国民间美术,内容以纳福招财、延年益寿、驱邪禳灾等主题为主,如龙凤双喜、鸳鸯戏莲、松鹤延年、喜鹊闹梅等。凭借徐州“五省通衢”的独特地理位置,马庄香包将当地传统手工艺特色与其他地域的民间风俗相融合,虽历经千年发展演变,但仍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漫长的实践中得到持久传承。

      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造物的古老智慧、审美意识、技术能力、伦理观念、产业功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科技、教育及经济价值。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从七个方面擘画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蓝图,手工艺便是重点领域之一。

      近年来,当地手工艺人对马庄香包的题材作了扩充,在技艺上进行了革新,增加了戏曲人物脸谱等元素,将苏州发绣、刺绣与徐州香包艺术相融合,并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创造了新型的绣法和配色方式,增强香包工艺的艺术性,制作出符合当下人们生活需要和审美趣味的香包绣品,受到市场欢迎。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再结合短视频平台辅助宣传推广后,马庄香包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还远销意大利、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在充分运用现代创意设计,增加时尚元素,推动香包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同时,当地还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创作生产。作为徐州香包项目保护单位,徐州文化馆每年定期开设20个徐州香包培训班次,邀请徐州香包代表性传承人授课,全市各县(市)区设有徐州香包展示馆和传习所(工坊)700多个,培训3万余名香包爱好者,带动2000多人就业。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下,“非遗+旅游”模式使徐州香包产业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带动了地方文旅业的繁荣发展。

      非遗与旅游的连接,丰富了旅客的游览体验,也激发了当地传统手工艺人的创新热情。自被列入国家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开始,马庄村就不断探寻新的发展方向,“马庄香包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逐渐成为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的“打卡地”。2021年,马庄村旅游接待总人数65万人次,产值800万元。以香包为核心建立的乡村手工艺文化产业组织体系,将香包工艺从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既实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探索。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