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旅行“出圈”:微旅游领跑 “碎片化”更为凸显
2022-09-24 14:01:50 来源:
微旅行“出圈”:微旅游领跑 “碎片化”更为凸显,探索开发碎片化产品已经成为众多旅游企业增加用户黏性的“最优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满足旅游市场碎片化需求,在线旅游企业也在另辟蹊径。

▲游客参加海派城市考古微旅行 春秋旅游供图
业界相关分析认为,当前,旅游需求端正在呈现出三大变化:一是旅游目的地从全球游向本地游、周边游转变;二是旅游方式从团队游向家庭游、定制游转变;三是旅游偏好从传统的观光游向休闲游、深度游转变。在长线出游受影响、短途微旅游引领市场的当下,本地微旅游、微度假在“十一”假期又呈现出哪些特点?从中又能窥见哪些发展趋势?
长三角出游需求释放
由于近期长三角区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长三角城市群的出游需求得以快速释放。从途牛旅游网最新预订数据来看,北上广以及华东城市居民的本地游、周边游需求更为旺盛。携程数据显示,继中秋节之后,长三角地区再次领跑“十一”假期。长三角的旅游订单占比达43%,近一周“十一”假期旅游预订环比增长超90%,远高于大盘增速。
出游方式上,在途牛旅游网打包旅游产品的预订中,选择自驾游的用户占比达43%。如广州长隆欢乐世界、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度假区等主题乐园以及江苏园博园、杭州千岛湖、溧阳天目湖等休闲度假景区的自驾游产品预订量持续增长。在马蜂窝旅行玩乐平台上,北京游客多将目光投向风景正好的张北草原。广东惠州则是广州地区游客的首选,巽寮湾和双月湾吸引了众多目光。美食和美景兼具的浙江台州成为今年“十一”上海自驾游客的新目标,热度涨幅达75%。
驴妈妈联合奇创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不同年龄人群偏好的出游方式有所不同。“90后”“00后”年轻客群更多选择城市微旅行的方式——无论是去热门街区拍照打卡,还是露营、骑行,或是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都是他们热衷的过节方式。而“80后”“70后”则更偏向于携家带口出行,体验民俗活动或是亲子项目。
微旅行“出圈”
于9月17日拉开帷幕的2022年上海旅游节,活动期间恰逢国庆假期。本届旅游节首次推出了“十大惠民游”精彩活动,包括红色初心游、文博艺术游、科普工业游、街区建筑游、非遗古镇游、时尚夜间游等。同时,广泛发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海派城市考古,满足市民游客的旅游需求。
在此背景下,春秋旅行社推出10条“海派城市考古”主题线路,围绕“建筑阅读”“海派文化”“街巷行走”“红色印记”“遗存蝶变”等十大主题,每个小分队在导游带领下乘坐旅游节涂装主题的双层观光巴士,开启跨越上海5个区的海派城市考古微旅行。整个旅途过程采取视频号直播方式,让没能参与的游客也能参与到“云考古”中。
春秋旅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参加9月17日“海派城市考古”首发之旅的100名游客是来自上海16个区的防疫志愿者,他们在游玩过程中,被一个个“考古点”的故事深深吸引,有游客说,“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这些内容,一栋不起眼的建筑,竟然有这么多故事”。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春秋旅游推出城市微旅行、建筑可阅读,以及今年新的旅游IP“海派城市考古”产品,都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这些和上海历史、人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关联的旅游产品,在社交媒体传播中迅速“出圈”,满足了本地市民游客对休闲深度游的需求。
不难看出,探索开发碎片化产品已经成为众多旅游企业增加用户黏性的“最优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满足旅游市场碎片化需求,在线旅游企业也在另辟蹊径。携程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暑期之后平台就密集上新了大量秋日体验产品。携程社区“火车奇妙漫游地图”也推出了穿越斑斓秋季的经典火车路线,为秋日出游增加更多选项。
此外,主题公园年卡销售成为本地旅游今年的亮点之一。携程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近一年来,亲子年卡订单数较2019年同期提升超过两成,其中近四成为主题乐园年卡,98%都是本地用户下单,本地、周边游大环境下,主题乐园的铁杆粉丝群体也不断壮大。

▲游客参加海派城市考古微旅行 春秋旅游供图
业界相关分析认为,当前,旅游需求端正在呈现出三大变化:一是旅游目的地从全球游向本地游、周边游转变;二是旅游方式从团队游向家庭游、定制游转变;三是旅游偏好从传统的观光游向休闲游、深度游转变。在长线出游受影响、短途微旅游引领市场的当下,本地微旅游、微度假在“十一”假期又呈现出哪些特点?从中又能窥见哪些发展趋势?
长三角出游需求释放
由于近期长三角区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长三角城市群的出游需求得以快速释放。从途牛旅游网最新预订数据来看,北上广以及华东城市居民的本地游、周边游需求更为旺盛。携程数据显示,继中秋节之后,长三角地区再次领跑“十一”假期。长三角的旅游订单占比达43%,近一周“十一”假期旅游预订环比增长超90%,远高于大盘增速。
出游方式上,在途牛旅游网打包旅游产品的预订中,选择自驾游的用户占比达43%。如广州长隆欢乐世界、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度假区等主题乐园以及江苏园博园、杭州千岛湖、溧阳天目湖等休闲度假景区的自驾游产品预订量持续增长。在马蜂窝旅行玩乐平台上,北京游客多将目光投向风景正好的张北草原。广东惠州则是广州地区游客的首选,巽寮湾和双月湾吸引了众多目光。美食和美景兼具的浙江台州成为今年“十一”上海自驾游客的新目标,热度涨幅达75%。
驴妈妈联合奇创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不同年龄人群偏好的出游方式有所不同。“90后”“00后”年轻客群更多选择城市微旅行的方式——无论是去热门街区拍照打卡,还是露营、骑行,或是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都是他们热衷的过节方式。而“80后”“70后”则更偏向于携家带口出行,体验民俗活动或是亲子项目。
微旅行“出圈”
于9月17日拉开帷幕的2022年上海旅游节,活动期间恰逢国庆假期。本届旅游节首次推出了“十大惠民游”精彩活动,包括红色初心游、文博艺术游、科普工业游、街区建筑游、非遗古镇游、时尚夜间游等。同时,广泛发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海派城市考古,满足市民游客的旅游需求。
在此背景下,春秋旅行社推出10条“海派城市考古”主题线路,围绕“建筑阅读”“海派文化”“街巷行走”“红色印记”“遗存蝶变”等十大主题,每个小分队在导游带领下乘坐旅游节涂装主题的双层观光巴士,开启跨越上海5个区的海派城市考古微旅行。整个旅途过程采取视频号直播方式,让没能参与的游客也能参与到“云考古”中。
春秋旅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参加9月17日“海派城市考古”首发之旅的100名游客是来自上海16个区的防疫志愿者,他们在游玩过程中,被一个个“考古点”的故事深深吸引,有游客说,“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这些内容,一栋不起眼的建筑,竟然有这么多故事”。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春秋旅游推出城市微旅行、建筑可阅读,以及今年新的旅游IP“海派城市考古”产品,都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这些和上海历史、人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关联的旅游产品,在社交媒体传播中迅速“出圈”,满足了本地市民游客对休闲深度游的需求。
不难看出,探索开发碎片化产品已经成为众多旅游企业增加用户黏性的“最优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满足旅游市场碎片化需求,在线旅游企业也在另辟蹊径。携程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暑期之后平台就密集上新了大量秋日体验产品。携程社区“火车奇妙漫游地图”也推出了穿越斑斓秋季的经典火车路线,为秋日出游增加更多选项。
此外,主题公园年卡销售成为本地旅游今年的亮点之一。携程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近一年来,亲子年卡订单数较2019年同期提升超过两成,其中近四成为主题乐园年卡,98%都是本地用户下单,本地、周边游大环境下,主题乐园的铁杆粉丝群体也不断壮大。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中老铁路为沿线产业带来新发展机遇2022-12-08
-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提高金融资源绿色2022-12-08
- 河北廊坊: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2-12-08
- 巴西汽车制造行业呈现良好复苏势头2022-12-08
- 信息消费前景广阔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2022-12-08
- 质量提升 内涵深化 “中国品牌”闪耀世界2022-12-08
- 外媒:中国经济短期内承压 但中长期前景仍然2022-12-07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2022-12-07
- 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构建新发展2022-12-07
- 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办法发布 于明年实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