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屏南万安桥突发大火
2022-08-08 11:42:33 来源:人民网
8月7日凌晨,福建省屏南县委宣传部发布消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福建宁德屏南万安桥突发大火。万安桥失火后主体已基本烧毁坍塌,目前仅留有部分框架。目前明火已被扑灭,暂无人员伤亡。
万安桥曾在2006年5月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入选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文献记载,该桥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超900年历史。历史上曾多次遭火灾、洪水损毁,后又经历数次修葺。此次失火前的万安桥曾于1952年被大水部分冲毁,1954年由当地政府进行重修。
根据最新消息,目前火灾具体原因仍在调查。古建保护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认为,通常来说此类木质廊桥的起火原因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即人为失火,如用火不慎、故意纵火等;自然原因即因雷击、高温等非人为的直接原因引发的火灾。但周乾认为,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火灾,按理说都可以通过提前预警或日常预防等措施有效避免对古桥的大面积伤害。
周乾指出,从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看,我国古桥多以石质材料为主,木质古桥非常少。“主要是因为木材怕潮湿,在潮湿环境中容易腐朽,导致桥体受力性能降低,易损坏,所以纯木质的古桥存世较少。”周乾认为,万安桥作为我国现存不多的古代木质廊桥,历史、文化价值极其珍贵,此次毁于火灾,令人痛惜。
根据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万安桥失火后,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桥体,短短数分钟内,整座古桥便身陷火海。对此,周乾分析说:“整个廊桥均为木材营建,构件之间多为木质榫卯连接,因而一处着火就很容易引燃整座木桥,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关于万安桥是否还有重建可能,周乾表示这还需要经过专家的深入论证。但他指出,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此次万安桥失火,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即使重建,重建后的万安桥也应属于新建建筑,仅与原有文物有着外观的相似性。“更确切地说应该叫‘仿古桥’,与原有桥体相比,新桥无论在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建筑艺术,还是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都是无法相比的。”
此次万安桥发生火灾,无疑为我国木结构古建的防火保护,再次敲响了警钟。周乾表示,其实我国古代对于木结构古建的防火保护有着不少优秀做法。以故宫为例,首先是保证救火水源充足。故宫内的金水河,及各大宫殿前贮满水的铜缸或铁缸,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救火提供充足水源;其次则是在木结构建筑间加入防火的砖石材料,可以避免火势迅速蔓延至相邻建筑。此外,故宫内专设的“八旗火班”“激桶处”等消防管理机构,通过设立严格的防火章程、定期举行消防演习、进行防火巡查等措施,能够较好地保护木结构古建免受火灾损毁。
而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火灾预警装置、自动喷淋装置、机器人灭火装置等现代科技设备,也能够为木结构古建防火及火灾扑救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但周乾强调,所有防火措施的根本前提都是文物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做好日常防火巡视,提前消除各种火灾隐患,才能实现“防火于未然”。
万安桥曾在2006年5月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入选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文献记载,该桥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超900年历史。历史上曾多次遭火灾、洪水损毁,后又经历数次修葺。此次失火前的万安桥曾于1952年被大水部分冲毁,1954年由当地政府进行重修。
根据最新消息,目前火灾具体原因仍在调查。古建保护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认为,通常来说此类木质廊桥的起火原因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即人为失火,如用火不慎、故意纵火等;自然原因即因雷击、高温等非人为的直接原因引发的火灾。但周乾认为,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火灾,按理说都可以通过提前预警或日常预防等措施有效避免对古桥的大面积伤害。
周乾指出,从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看,我国古桥多以石质材料为主,木质古桥非常少。“主要是因为木材怕潮湿,在潮湿环境中容易腐朽,导致桥体受力性能降低,易损坏,所以纯木质的古桥存世较少。”周乾认为,万安桥作为我国现存不多的古代木质廊桥,历史、文化价值极其珍贵,此次毁于火灾,令人痛惜。
根据当地居民拍摄的视频,万安桥失火后,火势迅速蔓延至整个桥体,短短数分钟内,整座古桥便身陷火海。对此,周乾分析说:“整个廊桥均为木材营建,构件之间多为木质榫卯连接,因而一处着火就很容易引燃整座木桥,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关于万安桥是否还有重建可能,周乾表示这还需要经过专家的深入论证。但他指出,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此次万安桥失火,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即使重建,重建后的万安桥也应属于新建建筑,仅与原有文物有着外观的相似性。“更确切地说应该叫‘仿古桥’,与原有桥体相比,新桥无论在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建筑艺术,还是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都是无法相比的。”
此次万安桥发生火灾,无疑为我国木结构古建的防火保护,再次敲响了警钟。周乾表示,其实我国古代对于木结构古建的防火保护有着不少优秀做法。以故宫为例,首先是保证救火水源充足。故宫内的金水河,及各大宫殿前贮满水的铜缸或铁缸,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救火提供充足水源;其次则是在木结构建筑间加入防火的砖石材料,可以避免火势迅速蔓延至相邻建筑。此外,故宫内专设的“八旗火班”“激桶处”等消防管理机构,通过设立严格的防火章程、定期举行消防演习、进行防火巡查等措施,能够较好地保护木结构古建免受火灾损毁。
而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火灾预警装置、自动喷淋装置、机器人灭火装置等现代科技设备,也能够为木结构古建防火及火灾扑救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但周乾强调,所有防火措施的根本前提都是文物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做好日常防火巡视,提前消除各种火灾隐患,才能实现“防火于未然”。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恢复正常通行!全国多地防疫检查站撤除 落地2022-12-08
- 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 打造雄安新区2022-12-08
- 胡锡进:堂食该不该查核酸?阴性证明会让食客有2022-12-08
- 陕西西安男子熟睡时疑被老鼠咬破头 耳朵被2022-12-08
- 深圳一男子打砸彩票店:花3万7中2万9嫌少 成2022-12-08
- 最新发布:官方进一步优化防疫新十条 没有疫2022-12-08
- 网红主播“小胖闯非洲”尼泊尔被杀 “阿云2022-12-07
- 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组建“幸福家园合伙人”2022-12-07
- 雅万高铁于明年开通 造福当地百姓2022-12-07
- 傻姑娘!女主播酒后驾车并直播 只为博取男友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