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55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从事粟黍农业生产

2022-08-14 12:25:42  来源:人民网
  距今约55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旱作农业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出现从黍到粟的转换。这说明,当时的史前人类已经开始从事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这项新研究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马敏敏副教授团队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者合作完成。

  马敏敏介绍,粟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是支撑我国北方新石器文化发展和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的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我国黄土高原是粟作农业发展强化和扩散的关键地区之一,其史前时代农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时空变化的过程是广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距今10000年左右,粟黍在我国北方得到驯化和利用。在黄土高原中东部,粟黍农业在距今7000年至6000年成为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距今6000年之前主要种植黍,距今6000年之后开始主要种植粟。集约化的粟黍农业在黄土高原西部出现较晚,大地湾遗址骨骼稳定同位素证据表明,该地区距今约5900年粟黍农业才得到强化。由于缺少粟黍遗存直接测年证据,黄土高原西部种植结构转变的时间和过程还不清楚。

  对此,马敏敏团队在黄土高原西部开展了植物考古和骨骼稳定同位素分析等研究。基于在黄土高原西部圪垯川遗址开展的碳十四测年和植物考古研究,结合考古学和古环境证据,团队系统梳理了新石器时代粟黍农业发展和强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团队的最新研究表明,距今6100年,史前人类开始在黄土高原西部从事粟黍农业生产。距今约5500年,黄土高原西部旱作农业主要种植作物出现从黍到粟的转换。由于粟的产量明显高于黍,此次农业种植结构的转变,促进了随后粟黍农业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向更西部扩张。

  据介绍,这些研究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西北地区史前农业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为认识早期社会复杂化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新证据,对探讨史前人类生存策略、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植物科学前沿》等期刊。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Copyright © 2011-2022 www.caezx.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文交所资讯网 版权所有

邮箱:404873470@qq.com   联系电话: 0371-55337102   传真: 0371-55337102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500199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未标注"本站原创"的新闻均来自网络,旨在服务网民传播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