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或成新常态
2022-08-15 09:54:09 来源:人民网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可能成为一个新常态。而且今年高温天气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这种特征在未来可能也会越来越明显。
8月13日下午13—18时,全国高温排行榜门槛再次提升,位于第一名的湖北竹山最高气温超过44℃,位于第九名和第十名的重庆沙坪坝与丰都最高气温超过42℃。“40℃进不了全国高温排行榜”一度冲上热搜,很多网友说:“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8月1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当前,红色预警还在继续。这标志着自6月以来便持续影响我国南方多地的区域性高温天气,走到了迄今为止的最强阶段。
将成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
“7月以来,浙江大部分地区极端气温都在39℃到43℃,最高的是三门的43.1℃,永嘉达到42.9℃,青田和云和是42.4℃。三门和永嘉等地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浙江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介绍,预计未来7天,浙北和浙西部分地区将局部出现43℃酷热天气,或突破极端高温纪录。
数据显示,重庆全市平均高温日数达29.3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2多。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罗娟介绍,预计未来十天(13—22日),重庆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8℃—42℃,局地可达43℃—44℃,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
上海高温也在持续。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智介绍,截至8月13日,上海今年出现40℃以上高温日数共6天,极端最高气温为40.9℃。未来十天,这种天气仍将继续,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41℃。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目前区域性高温过程还没有超过2013年,但未来两周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根据预测,此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将超过2013年的62天,成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今年高温天气综合强度可能将为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强。”陈丽娟说。
副热带高压异常是“元凶”,可能出现夏秋连旱
“今年这样的高温天气,主要与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有一定关系。”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说。
陈涛解释,从目前监测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导致天空晴朗少云。加上白天日照辐射的影响,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
陈涛表示,受高温天气影响,我国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气象干旱状态,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象干旱有可能进一步持续或加重。
“根据分析,后期秋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夏秋连旱。”陈丽娟说。
未来高温热浪事件会成为常态吗
“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从气候角度来讲是正常的。但今年夏天高温热浪事件持续的时间、强度,以及影响范围,都非常罕见。”陈丽娟说。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6月以来我国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有可能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高温事件。
不仅是我国,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出现增强,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致使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剧。其中,高温热浪事件频发多发是非常显著的特征。
陈丽娟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远远不是天气尺度的问题,这背后有深层的气候尺度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可能成为一个新常态。而且今年高温天气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这种特征在未来可能也会越来越明显。”陈丽娟强调。
8月13日下午13—18时,全国高温排行榜门槛再次提升,位于第一名的湖北竹山最高气温超过44℃,位于第九名和第十名的重庆沙坪坝与丰都最高气温超过42℃。“40℃进不了全国高温排行榜”一度冲上热搜,很多网友说:“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8月1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当前,红色预警还在继续。这标志着自6月以来便持续影响我国南方多地的区域性高温天气,走到了迄今为止的最强阶段。
将成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
“7月以来,浙江大部分地区极端气温都在39℃到43℃,最高的是三门的43.1℃,永嘉达到42.9℃,青田和云和是42.4℃。三门和永嘉等地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浙江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娄小芬介绍,预计未来7天,浙北和浙西部分地区将局部出现43℃酷热天气,或突破极端高温纪录。
数据显示,重庆全市平均高温日数达29.3天,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2多。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罗娟介绍,预计未来十天(13—22日),重庆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8℃—42℃,局地可达43℃—44℃,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超过历史极值。
上海高温也在持续。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智介绍,截至8月13日,上海今年出现40℃以上高温日数共6天,极端最高气温为40.9℃。未来十天,这种天气仍将继续,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41℃。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表示,目前区域性高温过程还没有超过2013年,但未来两周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根据预测,此次区域性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将超过2013年的62天,成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温过程,今年高温天气综合强度可能将为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强。”陈丽娟说。
副热带高压异常是“元凶”,可能出现夏秋连旱
“今年这样的高温天气,主要与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有一定关系。”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说。
陈涛解释,从目前监测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导致天空晴朗少云。加上白天日照辐射的影响,近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
陈涛表示,受高温天气影响,我国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气象干旱状态,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气象干旱有可能进一步持续或加重。
“根据分析,后期秋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夏秋连旱。”陈丽娟说。
未来高温热浪事件会成为常态吗
“夏季出现高温热浪事件,从气候角度来讲是正常的。但今年夏天高温热浪事件持续的时间、强度,以及影响范围,都非常罕见。”陈丽娟说。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6月以来我国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有可能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高温事件。
不仅是我国,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出现增强,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致使北半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剧。其中,高温热浪事件频发多发是非常显著的特征。
陈丽娟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远远不是天气尺度的问题,这背后有深层的气候尺度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可能成为一个新常态。而且今年高温天气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这种特征在未来可能也会越来越明显。”陈丽娟强调。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恢复正常通行!全国多地防疫检查站撤除 落地2022-12-08
- 推进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 打造雄安新区2022-12-08
- 胡锡进:堂食该不该查核酸?阴性证明会让食客有2022-12-08
- 陕西西安男子熟睡时疑被老鼠咬破头 耳朵被2022-12-08
- 深圳一男子打砸彩票店:花3万7中2万9嫌少 成2022-12-08
- 最新发布:官方进一步优化防疫新十条 没有疫2022-12-08
- 网红主播“小胖闯非洲”尼泊尔被杀 “阿云2022-12-07
- 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组建“幸福家园合伙人”2022-12-07
- 雅万高铁于明年开通 造福当地百姓2022-12-07
- 傻姑娘!女主播酒后驾车并直播 只为博取男友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