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2022-12-09 11:35:28 来源:人民网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物质基础,需要市场主体这一中坚力量。为多元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充足发展空间,形成市场主体百舸争流、竞相迸发的健康态势,利在当下,功在长远。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63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净增超1亿户,年平均增幅12%。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通过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凭借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通过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政府职能积极转变,是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在有效调动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同时,持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积蓄磅礴力量。
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各类市场主体都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实力有效增强,加快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制约其发展的各种壁垒陆续破除;外资企业投资不断优化,投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高技术领域;个体工商户规模进一步壮大,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11亿户,带动近3亿人就业。同时,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新设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市场主体以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这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下更大力气、不断完善有关体系机制、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促进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社会经济的潜力和韧性得以更大激发,中国经济将更加生机盎然。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市场主体受到波及。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更是保就业保民生。为此,党和政府出台了包括组合式税收优惠、提高稳岗返还标准、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随着各项措施扎实落地、精准发力,许多企业持续恢复活力。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政策应出尽出、能出尽出,确保市场主体“青山常在”,政府全力以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也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的过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抓住市场主体这一重要力量,就抓住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为各类市场主体自由竞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保障市场主体稳健运行,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应对种种风险挑战,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创新活力。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63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净增超1亿户,年平均增幅12%。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为稳增长、稳就业、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通过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凭借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通过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政府职能积极转变,是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在有效调动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同时,持续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积蓄磅礴力量。
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各类市场主体都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实力有效增强,加快转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制约其发展的各种壁垒陆续破除;外资企业投资不断优化,投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高技术领域;个体工商户规模进一步壮大,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11亿户,带动近3亿人就业。同时,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四新经济”新设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市场主体以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这要求政府和有关部门下更大力气、不断完善有关体系机制、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促进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社会经济的潜力和韧性得以更大激发,中国经济将更加生机盎然。
值得注意的是,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市场主体受到波及。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更是保就业保民生。为此,党和政府出台了包括组合式税收优惠、提高稳岗返还标准、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等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随着各项措施扎实落地、精准发力,许多企业持续恢复活力。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政策应出尽出、能出尽出,确保市场主体“青山常在”,政府全力以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也是市场主体不断壮大的过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抓住市场主体这一重要力量,就抓住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为各类市场主体自由竞争、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保障市场主体稳健运行,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应对种种风险挑战,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持续优化市场主体结2022-12-09
- 电角质水真有那么神?销量陡增各电商平台卖断2022-12-09
- 卡塔尔世界杯上的中国制造2022-12-09
- 核酸检测公司开始破产了 朴石医学第一家破2022-12-09
- “是时候出海做生意了 不要怕”:江浙包机抢2022-12-09
- 双11包裹卡路上 消费者趁着双12大促“补缺2022-12-08
- 阿凡达2中文版配音阵容:邓超 孙俪 黄轩 章子2022-12-08
- 旅游市场复苏被按下“加速键”2022-12-08
- 河海大学:积极践行四个治水思路 持续提升办2022-12-08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稳定市场预期 增强发展后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