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提出新策略 为抗冲击性能优化的微结构仿生设计提供新思路
2022-12-22 12:36:13 来源:环球网
贝壳珍珠层是自然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结构仿生模型之一,通过“砖块—灰泥”结构相关的内在变形机制,可以将能量耗散提升几个数量级。但在自然环境下,贝壳会经常被捕食者以一定的冲击速度击碎,不清楚仿贝壳结构在更大范围的速度加载下是否仍然具有显著的抗冲击性能。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倪勇教授、何陵辉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仿贝壳结构在较高冲击速度下会丧失优异的抗冲击耗能机制,其性能弱于普通层状复合结构;基于此现象,他们提出一种利用不同结构来匹配冲击速率变化的混合结构抗冲击设计策略,为抗冲击性能优化的微结构仿生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研究团队制备了激光雕刻结合层压组装的仿贝壳玻璃结构,以及三维数字模型结合3D打印的仿贝壳软硬复合材料结构,通过力学测试—损伤表征的实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详细探究了仿贝壳结构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机制。研究发现,在一定低速冲击范围内,仿贝壳结构会表现出卓越抗冲击耗能,而当冲击速度超过临界值时,仿贝壳结构的抗冲击性能相比于普通层状结构将不再具有优势。在低冲击速度下,仿贝壳结构中的砖块滑动机制会更早被激活,产生大范围非弹性变形,并于临界速度下达到耗能饱和状态;而层状结构通过层间大面积脱层和层内裂纹扩展,会在更高的冲击速度区间内耗散更多的能量。这间接解释了自然界中具有纳米级“砖块—灰泥”结构的贝壳可能会被捕食者以14.7米/秒—23.5米/秒的速度击碎的现象。
利用这种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将各种结构按抗冲击性能的优势速度范围逐层放置的混合结构设计策略。这一混合结构设计策略易于实现、效果显著,未来可通过结合其他结构在冲击速度上的不同优势进行多层组合,提高防护结构材料在更大冲击速度范围内的综合抗冲击性能。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倪勇教授、何陵辉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仿贝壳结构在较高冲击速度下会丧失优异的抗冲击耗能机制,其性能弱于普通层状复合结构;基于此现象,他们提出一种利用不同结构来匹配冲击速率变化的混合结构抗冲击设计策略,为抗冲击性能优化的微结构仿生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研究团队制备了激光雕刻结合层压组装的仿贝壳玻璃结构,以及三维数字模型结合3D打印的仿贝壳软硬复合材料结构,通过力学测试—损伤表征的实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详细探究了仿贝壳结构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机制。研究发现,在一定低速冲击范围内,仿贝壳结构会表现出卓越抗冲击耗能,而当冲击速度超过临界值时,仿贝壳结构的抗冲击性能相比于普通层状结构将不再具有优势。在低冲击速度下,仿贝壳结构中的砖块滑动机制会更早被激活,产生大范围非弹性变形,并于临界速度下达到耗能饱和状态;而层状结构通过层间大面积脱层和层内裂纹扩展,会在更高的冲击速度区间内耗散更多的能量。这间接解释了自然界中具有纳米级“砖块—灰泥”结构的贝壳可能会被捕食者以14.7米/秒—23.5米/秒的速度击碎的现象。
利用这种现象,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将各种结构按抗冲击性能的优势速度范围逐层放置的混合结构设计策略。这一混合结构设计策略易于实现、效果显著,未来可通过结合其他结构在冲击速度上的不同优势进行多层组合,提高防护结构材料在更大冲击速度范围内的综合抗冲击性能。
免责声明:文章未标注“本站原创”或“文交所资讯网”的文章均转载自网络。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风险自己甄别并承担后果;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 科学家提出新策略 为抗冲击性能优化的微结2022-12-22
- 华为云Stack 8.2新版本重磅发布 赋能政企迈2022-12-22
- 海口复兴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汇聚创新”2022-12-22
- 超吸水 可折叠和切割的“凝胶片”面世2022-12-22
- 梳理科技服务业领域的标准体系 推动科技与2022-12-21
- 研发智慧农业系统 为提质增效奠定基础2022-12-21
- 广州科技特派员“高开国们”带队 让农民的2022-12-21
- 新成果为观测搜寻Ia型超新星前身星工作提供2022-12-21
- 水凝胶新技术在个性化定制可植入电子器件领2022-12-21
- “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通过国家航天局验2022-12-21